[行业]  得益于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三方面重要因素的共同推动,中国车企已从十年前的“产品出海”,飞跃至今时今日的“价值链全球化”。

  近日,德勤发布了《从出海向全球化飞跃》,报告指出,近年来中国车企已在全球市场取得突破性的成就,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201.5万辆(数据来源:商务部公开报道,包含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的约16.3万辆),同比增长一倍,覆盖地区拓展,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,价值链布局也逐步完善。

  报告以目标市场、竞争策略和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对中国车企全球化趋势进行分析,并基于以往项目经验和行业洞察,梳理汽车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关键制胜因素,以帮助车企明确核心的战略选项,制定市场竞争的制胜策略,并挖掘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。


 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令坤表示,为了进一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机会,升级品牌形象,通过全球化竞争持续提升自身优势,中国车企在目标市场、竞争策略、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布局更加大胆。在各行各业的全球化浪潮之下,汽车行业以喜人的成绩率先迈入崭新篇章,而如何进一步从“产品出海”向“价值链全球化”飞跃,成为摆在每个主机厂面前的重要课题。

欧洲、北美为中国车企必争之地

  从目标市场来看,中国车企加快挺进最具价值的全球主力市场,欧洲、北美已是必争之地。在选择海外战略市场时,贸易政策与当地法律法规作为业务可行性的决定性因素,仍是75%受访企业的主要考虑因素。

  不过,近期美国发布的《2022削减通胀法案》意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“以美国为中心的本土化”,提高了中国车企进入美国市场的贸易壁垒。周令坤和交流时称,“一方面,法案的发布使得短期内美国市场的进入难度增大、风险升高,车企短期内可以优先考虑进军欧洲市场,同时静观政策动向、谋定而动。另一方面,车企可以通过全球化价值链布局规避相关贸易风险,从墨西哥、加拿大入手‘曲线救国’,布局北美属地化生产及全球化供应链建设。”


  周令坤强调,实际上,部分领先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布局美国市场——锂电企业远景动力在美国肯塔基州新建工厂,为梅赛德斯-奔驰等一线品牌在北美市场的电池供应提供支持;国轩高科计划在美新建电池厂商,并与美国某上市车企签订了2023-2028年的电池供应合同;宁德时代日前也明确传达“必然挺进美国市场”的野心,考虑在美建立电池工厂。比亚迪目前已占据美国当地纯电动大巴80%以上的市场份额,其商用车业务的产业配套、政府关系等都为进一步拓展乘用车业务奠定良好基础。

  在竞争策略上,品牌定位将向高端突围,细分市场与电动车产品成为竞争热点。“品牌向上”是国内汽车行业近几年最重要的主题之一。面对劲敌林立的海外市场和已然开启的电动车红海竞争,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选择深耕细分市场,打造爆款产品,形成独特定位。


  调研中,50%的车企未来3-5年计划在海外主攻某个细分的车型或需求市场。最具先发优势的电动车赛道无疑是今后中国车企出海的重中之重,将电动车作为未来3-5年产品规划重点也成为87.5%受访车企的共识。

提出四大致胜关键

  中国车企也要探索新兴灵活的销服模式组合,挖掘本地服务创新价值。德勤管理咨询中国合伙人牟嘉文指出,尽管前景广阔、目标清晰,中国车企的全球化之路依然挑战重重。海外供应保障不足、内部基础能力欠缺、当地市场资源有限、全球化业务人才难觅、品牌优势尚未建立、产品技术“水土不服”等都是企业当前的共同痛点,制约着全球化进程。中国车企亟需厘清目标,制定适合自身的战略,充分发挥独有的优势,并逐渐补齐能力短板,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。


  报告从以下四个方面结合实例提出制胜关键:

制胜关键1:从目标与定位出发,选准出海路径

  受制于需求差异和能力门槛,中国车企进入欧美等主力市场的征程难以一蹴而就,更不可盲目从众。在长期目标与品牌定位指引下,车企当前需综合评估市场特征和自身资源,明确各阶段重点市场,选好拓展路径与节奏,稳扎稳打扩张全球版图。

制胜关键2:属地化运营与服务,打响品牌声量

  明确了品牌定位和市场重心,车企还需要借助品牌营销,建立消费者认知,打响品牌声量;更进一步地,要在销售模式选择和用户服务创新更加因地制宜和价值导向,打造品牌在海外市场长期的美誉度。

制胜关键3:价值链海外布局,加速海外扩张

  立足于“成为全球企业”的宏伟蓝图,出口产品、树立品牌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。中国车企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发力,推动全产业能力在海外的布局。短期内,可将重心放在构建和巩固本地合作生态,长期看,仍需推动价值链环节的海外建设。

制胜关键4:组织与数字化支撑,保障全球运营

  伴随着海外市场拓展,企业业务和管理的复杂度提升,数据量与系统需求成倍增长。为提升全球竞争力,车企还需构建与业务目标相匹配的组织机制和数字化能力。

  周令坤对称,“价值链海外布局是复杂而长期的课题,也是中国车企需要攻克的主要难点之一。车企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产业环境,包括需求规模、产业成熟度、产能集中度、贸易政策、生产和物流成本等因素,合理进行价值链布局规划,以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。”(文/ 彭斐)